薪火相传 再谱华章 ——农校对接高峰论坛在各地圆满召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伟大诗人屈原在几千年前写下的著名词句,但是用在农校对接项目却恰到好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校对接项目一直在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服务功能。
2016年9月,农校对接项目组先后在北京、黑龙江、河北、湖南等地举行了“立足校企合作,助力企业腾飞——打造安全便捷的立体式联动高校供应新体系高峰论坛”,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北京论坛会议现场)
2016年9月7日,第一期农校对耳机高峰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教育部、北京教委相关领导出席,来自企业和金融领域代表也踊跃参与,促成7家供应商现场签约。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顾问朱宝铜就十三五规划和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和外延,并结合农校对接项目做了重要总结,指出农校对接现阶段在做的事情是符合供给侧改革要求的,并将逐步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快速发展。
(供应商现场签约仪式)
9月13日,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的指示下和黑龙江省教育厅及教育后勤部门的主导下,农校对接高峰研讨会顺利召开,来自政府及其他领域的150余人参与了本次会议。会议回顾了黑龙江省教育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历程,并结合伙专会三十周年年会成果总结和战略规划着重探讨了农校对接项目在黑龙江省的发展规划。
黑龙江省高校后勤管理指导中心主任许庆禄在发言时强调,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一定要坚持国家十三五战略规划中提及的供给侧改革战略方针。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借助农校对接平台优化校企对接模式,实现供求信息匹配,避免因供需信息失衡导致的农产品积压和资源浪费,要结合信息化工具和技术打造高校后勤智能化、信息化管理。
北大荒米业集团副总经理郭晓林则表示,农校对接项目的发起不仅仅带动了高校后勤的改革,同时也为大型龙头企业进军高校市场搭建了桥梁。龙头企业有着独特的产品优势,不仅体量大、品类全,而且有着完善的管理体制。借由农校对接项目探索跨省、跨区域的联合采购,既能够通过源头采购保障食品安全,又可以通过大体量的订单为高校压缩采购单价,降低成本,达到多方共赢。
河北会议上,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顾问朱宝铜表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已经三十年了,这其中有艰难的探索期,也有蓬勃的创新改革期,不管哪个时期,都需要有一套符合市场标准的管理体制。我们要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讲话精神,结合十三五规划中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大力推动农校对接的发展。农校对接项目有着自身的优势,通过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解决高校与供应商间供求信息不匹配的问题,从需求端和供给端两方面完善供需结构,这实际上就是在进行供给侧改革。
(朱宝铜重要发言)
湖南会议上,湖南省教育后勤协会会长杨定忠及中南大学饮食中心副主任周劲松分别对加强后勤市场开放、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和后勤食品安全需求等方面做了重要讲话。在后勤市场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第一就是要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如何结合互联网技术和冷链仓储、冷链物流,甚至引进第三方检测机构是教育后勤应该关注的重中之重。在农校对接项目的推广过程中,企业单方面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高校改善体质机制,开放市场,通过合理完善的竞争机制遴选优质供应商,方可从多方面共同保障食品安全。
论坛召开期间,中国第一家服务于教育后勤供应商的在线融资金融服务平台在中国农校对接服务网正式上线,这是第一家服务于教育领域百万家中小微供应企业的在线融资平台。平台借助高校与供应商之间的应收账款,将高校良好的征信额度延伸至企业方,借由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实现对供应商提供在线融资,保障了供应商的现金流充足。这不仅为供应商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使其更快的获得现金流,还将高校的结算模式进行了创新。据悉,几次高峰论坛已有十余家中小微供应商陆续与平台签约,北京新发地生鲜网和河北快半拍商贸公司分别在论坛期间正式通过平台融资获得资金。
(农校对接负责人演示保理平台功能)
农校对接项目的发展,历经七年时光,正逐步遵循着国家发改委宏观规划院为其设定的三、五、八、十规划,在完善在线融资金融服务平台之后,将逐步结合企业和政府建立覆盖全国的冷链集群产业园区卫生辐射体系,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二维码溯源等技术,打造全社会可追溯源头的食品安全系,为全国人民铸造“舌尖上”的食品安全长城。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乘着改革的春风,搭上政策的快车,农校对接必将如燎原星火,燃起农业改革、后勤改革的熊熊烈火!
©2016 湖南省教育后勤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